在食品制造过程中,色彩不仅赋予产品吸引力,更传递出品牌的品质与个性。然而,食品色素的使用并非简单的添加过程,而是需要精细管理的技术环节。无论是天然色素还是合成色素,其使用都需遵循科学原则与相关要求,以确保产品质量与消费者信任。
以下是食用色素使用需要注意的事项
1、在用于食品着色时,可以将天然食用色素用水或油适当稀释5到10倍,然后与物料混合,这样更容易达到均匀的效果;如果是用于表面着色,可以将天然食用色素稀释10到100倍,再进行浸泡或喷洒。
天然食用色素在适宜的浓度范围内(约0.1-0.2%)可以展现出美丽的色彩,但如果过量使用,反而会使颜色显得暗淡。因此,在应2、用时应逐步少量添加,以实现最佳效果。
3、天然食用色素容易受到铜、铁等金属离子的影响而发生变色,因此在食品加工过程中,应优先选择不锈钢器具和去离子水,以提高色素的稳定性。此外,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也会部分吸收天然色素。
4、天然食用色素在高温和阳光照射下容易褪色,因此在生产过程中,尽量将着色工序安排在后面的环节。同时,着色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应避免光照,并在低温条件下储存。
5、天然食用色素没有刺激性,不过某些产品的着色能力很强,可能会附着在皮肤上,洗掉会比较困难,但无需过于担心,通常两三天后会自然消退。操作时建议穿着长袖衣裤,以遮挡裸露的皮肤。
6、天然食用色素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的,符合中国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,具有无毒特性,可以安全地用于食品着色,但不适合直接人类摄入。